找到相关内容4116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华经演义科

      ·二别举()  ·初明精进  ·二明禅定  ·三明持戒  ·四明忍辱  ·五明布施  ·明智慧  ·三通共结归      信解品科  ·文分为(二)  ·初经家叙喜(三)  ·初叙能喜人 ...   No. 624-B 新刻法华演义序    法华演义者。乃一松大师之讲录也。师不知何许人。亦未明其时代。姑置弗考。闻夫菩萨。发心有愿居先。得意无心为本(此字乃梦中所见)。心空则旨彻。愿立则道成。...

    广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15788939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四乘法门

    以后,永久不会变为矿了。金子生来是矿,不是金。销成金后,永久不会为矿。   小乘修四谛,中乘修十二因缘,大乘修,出〈金山水陆〉科。佛临涅槃的时候问诸大弟子,将大乘法门,用圣谛义解释。“苦”是生死...求真。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。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五阴浮云空去来,三毒水泡虚出没。证实相,无人法,刹那灭却阿鼻业。若将妄语诳众生,自招拔舌尘沙劫。顿觉了,如来禅,万行体中圆。梦里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089254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(1)

    ,破无始无明见佛性为主要。 (即修静虑法门)   (一)一佛乘是明心见性后的话,专指佛性说,不是修的法门。 (即度般若)   (一)破无始无明,出《大般涅槃经》及祖师语录中。《涅槃经》云:“...、亦无亦有亦无。非有非无中四句者:非有非无有、非有非无无、非有非无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非有非无。已上四句,每一句成四句,则成四四拾句也。三世皆有此十六句,成四十八句。皆有已起、未起,成九十六句。搭上本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289257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4)

    菩萨行,菩萨行就是自己的日常生活,处世、待人、接物。菩萨行是‘三福、和、三学、、十愿’。   我们成立净宗学会,为诸位同修提供五个科目,这五个科目是具体的菩萨行。要从三福做起,‘孝顺父母,奉事...才是和敬的僧团。   ‘为道作善’,我们只有一个目标,自己求生西方世界,团体弘法利生,把念佛法门、‘净土五经’发扬光大。纵然在这个道场里烧饭、扫地、抹桌子,也是这一个目标,所以功德是相同的。在讲台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4.html
  • 一座不容忽视的丰碑——试论中国佛教徒的科技成就

    “明以除四魔之调,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疾,自利利人,不亦可乎”为宗旨。一次乞食申,见施家主妇难产,“令先取少(羊)肉为羹,进竟,因气针之,须臾羊膜裹儿而出。”晋升平五年(361),于法开为穆帝司马聃...主编。  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周年。在这二千周年的传播历程中,佛教深入社会,净化人心,启迪智慧,为社会的发展,文化的开拓,历史的前进,做出了相应的贡献。然而,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经磨难,几辉煌,...

    何明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4590913.html
  • “吓唬”和“勾引”不是真正的佛

    改变你的内心世界,万行是大众佛教的最根本的思想,就是刚才说的战场六个入口。六个人生战场入口之门,第一个我说是“给予之门”,你必须要有一种给予的态度,你真正的拥有了给予的时候其实你就拥有了幸福。我们...瞎忙多少天要强很多,藏传佛教是非常讲究这个的,这个和汉传佛教是有所不同。   藏教佛教非常关心师徒之间的关系,你要找一个老师的话,需要三年时间去观察,那个老师也同样对你考验三年,这样相互之间的经历年...

    西藏秦麦洛桑活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291555.html
  • 解严后新兴台湾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

    说「违背佛陀明训」,那根本是欲加之罪,是自由心证!   再者,所谓「菩萨不断烦恼、不入禅定」,我觉得:导师如果那么肯定所有菩萨在所有阶段都不修禅定、不断烦恼,那应该要推翻菩萨德目的,因为波罗蜜...僧团的允许,他才可以收徒弟。有这么严谨的程序,而不是任谁都可以做师父的。 (下期续)   后记:   八十八年三月三日,蓝吉富教授安排笔者与李元松居士暨现代禅诸居士晤面;是日畅谈逾小时,在交谈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291832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

    传之于世。”’地藏手持摩尼宝珠,表示满足众生之愿望;手执锡杖的目的,在于承释迦之殷勤嘱咐,振环作声,以声振刚强难化之众生,使其醒悟,遍益于道众生,拔苦与乐,从而圆满,完成本誓。   关于锡杖股...间,人们尊崇锡杖却是可以确定的。   从初步调查情况来看,莫高窟最早的锡杖图像见于初唐第322窟。在该窟东壁门南,绘药师佛身着通肩红色袈裟,右手执环锡杖,左手托药钵立于莲台上,两侧为胁侍日光和月光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592494.html
  • 佛教价值观在隋唐价值综合中的重要地位

    清除贪欲,积习善行;“定”是清除瞋恚,安静身心;“慧”是清除愚痴,照见真实。佛家云:贪欲除则慈悲现,瞋恚除则真勇出,愚痴除则智慧生。又如提出修习“悲智”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前五...政府机关。尚书省是管理政务的机构,长官是尚书令,副长官是左右仆射。尚书省下设吏、礼、兵、刑、民、工部,各部长官为尚书。隋文帝还简化地方官制,把州、郡、县三级制,改为州、县两级制(后来隋炀帝又改为郡、县...

    赵馥洁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8.html
  • 论回鹘文化对契丹的影响

    洞达三乘之意,动必协于人心,静必从于佛意”。   行即,指行法的种:一、布施、二、持戒、三、忍辱、四、精进、五、禅定、、聪明。三乘即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、途径或说教,一般以声闻、...史-晋出帝纪》即载:“契丹使梅李来。”究其来源,很可能就是回鹘官称密/媚禄/密禄的假借,其原意为“国王侍从”、“相”,在契丹中意转为“贵戚官”意。   诸如此类,不一而足。笔者通过对辽朝立国前后官号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393804.html